Search

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曲《高山青》,裡面有兩句歌詞是:「高山常青,澗水常藍」,但實際上是什麼樣的青,什麼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曲《高山青》,裡面有兩句歌詞是:「高山常青,澗水常藍」,但實際上是什麼樣的青,什麼樣的藍,要親身走一次才能領略。

走過一次之後,我們還會發現這景色隨著天光流轉、四季變遷,還有多層次的青、多層次的藍,只走一趟又絕對不夠了。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慎選天氣,因為撞白牆什麼看起來都一樣,走到嘉明湖邊還看不見對岸哩 (個人慘痛經歷😅)。

.

雖然大平洋浩瀚的藍令人驚嘆,但身為爬山的人,我還是偏愛臺灣高山溪的藍。若要說一個與我切身相關的藍,那一定是這張照片裡的小圓潭,爬中央尖山的人幾乎都會經過此處。

為何切身相關哩?過去經不住同行隊友的慫恿,我跟他都脫到只剩內褲,一齊跳下去游了10幾秒,那冰涼徹骨真是永生難忘啊!!(當時是晴朗的夏天,上岸後曬一曬也就乾了,回想起來應是年輕的浪漫)

青的話,就選一個大家都能親近的地方吧──這是超級熱門的合歡北峰步道。想我還是新手的時候,初到此處時也是讚嘆不已!

只是呢,這兒背後還藏著「小溪營地」的尷尬問題。明明已是臺灣最熱門的高山營地之一,距離道路又近,網路上一搜就一大堆精美的照片和影片,管理單位卻只是無力虛弱地喊違法違法違法請大家不要去,正是怠惰偷安的最佳證明。

真有決心維護環境,乾脆硬起來每天都派警察上去開單或是步道口設24小時檢查哨吧!不然的話,何不順應時勢,打通法令上的關節,將小溪營地變成能處理人為衝擊的付費露營區?現在這情況,就是我一直在講的「做半套」。

*(咦,原本只是要分享美景,結果又一秒切回評論模式了 😂😂

.
.

咳咳,總之發這篇文是為了呼應《看見.齊柏林基金會》與《全家便利商店》共同發起的「#全家一起看見台灣」五年環境關懷公益計畫。全家我還好,但一定要支持齊柏林。永遠都忘不了布農族小朋友在山頂唱歌的最後一幕哪 ... (當時的自己眼中泛淚)

緬懷齊導。

也希望大家讚嘆美景的同時,也要想想如何完善地保存美景,讓後代子孫能獲得同樣的感動。

#不能只有我看見台灣的美 #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#看見台灣 #百岳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進入社會數年之後,受「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影響,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。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,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,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。 奈何工作忙碌,難得空閒,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、人文與政策,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。於是呢,我創立了以「城市山人」為名的個人媒體,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。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,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。
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
View all posts